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8年,由时务学堂和《湘报》的核心人物谭嗣同、黄遵宪等人发起的“湖南试办不缠...

1898年,由时务学堂和《湘报》的核心人物谭嗣同、黄遵宪等人发起的“湖南试办不缠足会”,规定凡人会人所生女子不得缠足”,“所生男子不得娶缠足之女”。熊希龄还在长沙成立了“延年会”,规定会员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每天都要做体操,不搞无谓的社交应酬,婚丧嫁娶要从简办理。他们还提出了剪辫易服的主张。从材料中反映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提出的移风易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

B.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

C.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D.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以改变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从材料的内容上来看,反映的是维新变法的相关内容。维新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思想启蒙作用。故应选C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B.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C.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D.比较出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1903年指出:“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在梁启超看来

A.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

B. 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

C.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

D.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

(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查看答案

1774年,日本著名医者杉田玄白翻译了荷兰人J.Kulmus所著的《解体新书》。这是日本第一部译自外文的人体解剖学书籍,“解体”也是中国医 学名词的鼻祖。以《解体新书》的出版为契机,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学术文化中心,形成了一个后来成为兰学(即通过荷兰传播到日本的西方学术)核心的群体。这说明

A.日本近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紧密结合

B.近代医学体系在日本开始形成

C.日本“脱亚入欧”采用荷兰模式

D.日本闭关锁国未能阻挡西方文明的传人

 

查看答案

王安石:“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司马光:“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谨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

A.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

B.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

C.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

D.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