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7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

1977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的这一看法

A.体现了“  双百”方针的要求

B.推动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C.揭开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

D.首次提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1977年,以及“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信息说明文革后,邓小平主张教育界的拨乱反正,故B项正确;A是1956年;C改革开放还没有实施;D中没有体现现代化思想。 考点:现代中国科技、教育文学·教育领域革新·教育高考恢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查看答案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 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

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查看答案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查看答案

甲午战后,严复谈道:“四千年文物,九万里中原,所以至于斯极者,……六经五子亦皆责有难辞。六经五子以君子而束缚天下,后世其用意虽有公私之分,而崇尚我法,劫持天下,使天下必从己而无或敢为异同者则均也。因其劫持,……而是非淆、廉耻丧,天下之敝乃至不可复振也。”材料反映了严复

A.借经学宣传维新变法

B.对“中体西用”的继承

C.反对传统的教化学术

D.极力推崇儒家伦理道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