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毛泽东说:“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

毛泽东说:“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完全相同

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内容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他的民族主义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所以要民族革命;民权主义反映了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所以要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溃疡的批判和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主义的同情”,所以要进行社会革命,三民主义是政治纲领,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手段,是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 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这次议会改革法案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出现

B.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宪章运动的压力

 

查看答案

西周的下列分封国中,位于今山东境内的是:①宋②齐③鲁④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张澜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人士,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今之计,政府所执之政策,应急倾注于社会方面,力为民众谋裕其生计,毋使不均。并须速求教育之普及,使民众关于生计得有相当之智识,自由发展。而先知先觉诸人,而将公平正确之国家社会主义著为书报,发为演说,介绍于我国民,使咸晓然于社会主义之真,非同于强盗土匪之掠夺。盖必先求避去无意识之社会革命,使社会秩序不至于破坏。

——1919年4月28日张澜《答梁乔山先生书》

材料二  1949年4月,张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说:“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有制度。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澜的思想主张。

(2)材料二中张澜先生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位于南美洲麦哲伦海峡东部,距离阿根廷东岸550公里, 周围蕴藏着较丰富的资源。18世纪末,法国、英国、西班牙等相继在此设立殖民点,1816年阿根廷独立后,宣布继承包括马岛在内的西班牙属地。l833年,英国派兵占领马岛,宣称英国对该岛拥有主权,但阿根廷一直没有放弃收回马岛的努力。20世纪七十年代,日益衰落的英国已有意主动从马岛撤军,但急不可耐的阿根廷军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矛盾,l982年仓促派出海军陆战队占领了马岛,宣布对马岛拥有主权。时值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下定决心为了维护英国的尊严,决定不惜一切去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4月5日,英国派特混舰队开往南大西洋,两国处于战争状态。6月14日,英国重新占领马岛,阿根廷军队被迫撤退,马岛之战以英方全面胜利而告结束。由于战争失利,阿根廷国内政局动荡,总统加尔铁里将军宣布辞职,并逐渐恢复民主制度。阿蒙受数十亿美元的损失,从此陷入了很长时间的经济危机之中。英国加强了撒切尔政府的执政地位,英阿贸易由此中断,英军驻马岛费用急剧增加。

——摘编自《中国国防报》、《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岛海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岛海战的影响及启示。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福建“新生活运动”十年(1934-1943)中公开禁止与提倡的主要事件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1932年7月1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近日甚思提倡复兴运动,与民族德性,而以劳力为主,以礼仪廉耻为体,以艰苦忍耐为用,以树立纪律,整齐秩序为目标。欲救中国,如不从救人心入手,则缘木而求鱼也。欲救人心,如不从注重德性入手,则亦不能见效。”

1934年2月19日,在《新生活运动之要义》中,蒋介石说到:“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现在所提倡的新生活运动是什么?简单的讲,就是使全国国民的生活能够彻底军事化!能够养成勇敢迅速,刻苦耐劳,尤其共同一致的习性和本能,能随时为国牺牲!”

——以上材料选自《该不该嘲讽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生活运动”的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开展“新生活运动”的主要原因与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