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思想文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99...

思想文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三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法制观念的历史价值。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1)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答出任何2点得4分) 价值:其法制观念对西方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2分) (2)思潮:人文主义。(1分)背景: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运动兴起。(答出任何2点得4分) (3)伟人:牛顿。(2分)意义: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2分) 主张: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答出任何2点得4分) 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产生广泛影响。(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可概括出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是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根据所学知识,苏格拉底法制观念的历史价值可从其对后世的影响、历史地位方面分析,即其法制观念对西方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反映对人的重视,即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潮。背景从当时的教育状况、经济、思想等方面考虑。 (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这个人物显然是英国的牛顿,其所发现的“钥匙”指的是牛顿力学体系,其重要意义主要强调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以及引发了“启蒙运动”。洛克的思想主张,材料中“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体现了政府权力来源和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即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其主张的影响应从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或思想武器)的角度分析。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昧中的觉醒·苏格拉底的智慧;: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认识史上的飞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洛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材料二 (斯大林时期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和特点

(2)材料二中的“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西方经济的崩溃”蔓延时,苏联为什么没有受到较大冲击?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模仿”指的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可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表2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表1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

(2)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二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

 

查看答案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D.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查看答案

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

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

 

查看答案

“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