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创始于隋唐之际。唐代印刷活动主要用于印刷佛经、教材等书籍。《金刚经》由7张麻纸连成,印有楷体经文,图文精美。造纸中心成都、江浙一带成为印刷业较为发达地区。唐代后期,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印刷的书籍作为商品开始普及。据日本九世纪末史书记载,当时日本所存汉文图书多达一万六千余卷。

——摘编自白寿彝 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773年,乾隆帝下诏设馆纂修《四库全书》,历时17年,主要囊括了我国清代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刻等,其数量几与《四库全书》中保存的相当。

——摘编自 王家范等 编著《大学中国史》等

1751—1772年狄德罗主持出版了《百科全书》二十八卷,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它都代表了18世纪的最高学术水平。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摘编自罗芃等 著《法国文化史》等

材料三  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时期

译著类别

译著来源

 

应用

科学

自然

科学

历史

地理

社会

科学

哲学

艺术

英美

日本

1850—1899

40%

30%

10%

8%

3.5%

85%

15%

567种

1902—1904

10.5%

21%

24%

25.5%

11.3%

16.8%

62.2%

573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推动唐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概述唐代图书传播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在社会影响方面的不同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1850—1904年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1)因素:唐代社会经济繁荣;佛教兴盛(或科举制度发展);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纸张的大量生产(或楷书的成熟)。(任答其中三点) 积极影响: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传播 (2)不同点:《四库全书》整理和保存了传统文化,同时也禁锢了思想; 《百科全书》广泛传播先进知识,促进思想解放。 (3)变化:译著内容从以应用和自然科学为主向以人文和社会科学为主转换; 译著来源由以英美为主向以日本为主转变。 认识:这一变化始终以救亡图存、富国强民为主旨; 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意识觉醒推动了中国对西方认识的深入; 认识的深入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得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印刷的书籍作为商品开始普及”“楷体经文”等关键文字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唐朝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等视角来概括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唐朝文化发展以及对外传播等角度分析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二中“我国清代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 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刻”来概括《四库全书》特点;从“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它都代表了18世纪的最高学术水 平”“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来概括《百科全书》的特点。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图表从译著类别和译著来源来概括变化,译著类别从人文科学向社会科学转变,译著来源从国别分析即可;第二小问认识属于开放题型,围绕中国人变法图强,启蒙思想,推动近代中国的近代化等视角去概括作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文学·《四库全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学习的目的 【名师点睛】依据材料概括信息型材料题是历年高考最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提供材料(史料),既包括文字也包括图表,通过材料设计出新情景、新问题,让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论证。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概括能力。【解题指导】一个前提、两个充分、五个步骤。 1.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2.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有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3. 五个步骤:读(审题)一找(关键信息)一接(嫁接相关知识)一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一答(组织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初的一则名人讣告这样评价:“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里的“它”是指 (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

 

查看答案

“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是评价(    )

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查看答案

启蒙运动中一位思想家曾谈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 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这段话所体现的思想是(   

A.天赋人权                B.权力“制约与平衡”

C.主权在民                D.社会契约

 

查看答案

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始于(  )

A. 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     )

A.倡导思想自由             B.批判神权统治

C. 鼓吹人性解放            D.构建民权政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