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当今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今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3分)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特点?(2分)

(3)欧盟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两大趋势?你认为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积极意义?(6分)

 

(1)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势力扩张”。(3分) (2)结成政治经济联盟(或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货币。(2分) (3)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2分) 意义: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归纳理解能力。结合材料一中的“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等进行归纳。 (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归纳理解能力。从材料“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中提炼。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盟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欧洲一体化的积极意义要从欧盟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去总结。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西欧的联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或者以朝税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式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他们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的批评。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显示了“无比高涨的管理生命力和青春活力,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更灿烂的未来而工作。”另一方面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

——摘编自《苏联这面镜子》

材料二: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O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这里我们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

——苏共领导人之一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西方进步人士称赞苏联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退却年代”的苏俄(联)在工农业领域是如何“退却”的?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4分)

(3)材料一、三批评了苏联社会中的哪些不健康现象?上述现象反映了苏联工业化中存在的什么严重问题?(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从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2分)

(2)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4分)

(3)材料三中,里根政府为什么要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引人注目的改变”主要指的是什么?这一“改变”之后各国逐渐发展出什么经济?(6分)

 

查看答案

中国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趋势而采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导致全球化进程开始的根本原因是   

A.政治因素         B.宗教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查看答案

缓解目前的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时提出“购买美国产品”的限制条款。这一限制条款与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

A.联合国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