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二战后至今,尽管小冲突和地区性的战争不断,但却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由于美苏冷战和东西方对立,雅尔塔体制长期以来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冷战结束,大国合作有所加强。但是,随着美国与俄罗斯的战略竞争激烈,对中国的防范力度加大,五大国之间的合作又现弱化;此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也要求大国合作机制增强代表性。能否实现有效的大国合作,是雅尔塔体系的精神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挑战。

——澎湃新闻网《日本突破战后体制,中国应推动国际体系转型促进大国有效合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能够“基本完成任务”的原因。(6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形势下维系这种精神所面临的主要挑战。(9分)

 

(1)原因: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大国主导下的产物,具有震慑性;在雅尔塔体系下,形成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大集团,实现了相互制衡;雅尔塔体系本身强调通过合作,维持世界和平与发展;二战后,和平主义盛行。(6分,答出3点即得6分) (2)基本精神:大国合作,维护和平。(3分) 挑战:大国强权主义,竞争激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利益冲突多样化和复杂化;新兴大国的崛起,要求大国合作机制相应变革;部分国家不顾国际规则,不断挑起事端。(6分,答出3点即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雅尔塔体系的性质,它是美苏两国强权政治的产物。然后再结合两极格局的史实进行分析该体系的影响,在该体系下,美苏两国为核心的两大集团的对峙形成了相对的和平与稳定,形成了相对稳固的战后新格局,稳定了美苏的各自霸权地位。 (2)第二问,有关于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精神的问题,要结合第一问的答案进行分析整理,从雅尔塔体系的实质入手进行分析解决。有关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形势下维系这种精神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的问题,回答时首先要依据前一问的内容进行分析解决,雅尔塔体系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所以就会使体系内部充斥着大量的矛盾与不安定的因素。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由于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的相对平衡而形成的,而在发展过程中这种平衡会再次被打破,从而出现新的对旧有强国挑战的力量。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雅尔塔体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12月中旬,中国举行有史以来的首次国会选举。获得登记的选民共有近4300万人,占人口总数1/10左右,这一比例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议会选举相比也不算低。当然,除少数知识分子和热衷政治的人外,许多选民连如何运用选举权都一无所知,政治参与意识也较低。因此,实际参选人数并不很多。在选举中,首次出现了政党竞选国会席位的现象。选举结果,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中均占了绝对优势。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宋教仁一案曝光,引起舆论大哗,各界攻击矛头直指袁世凯。

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政治史上的一道奇特景观。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13年10 月6 日,国会两院在所谓公民团(实为袁手下伪装的士兵警察及便衣特务)的叫喊声中,举行总统选举。这些人包围了国会,叫嚷“今日非将公民所属望的总统选出,不许选举人出会场一步。”但即使在这种恐吓之下,袁在前两次投票中仍未能获得足够当选的票数,而只是在第三轮投票中才得以获得多数选票。10 月10 日,袁正式就任大总统,临时政府也变成正式的政府。

——摘编自徐中约著《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表现。(7分)

(2)根据上述材料,对民国初年政治转型的艰难性加以说明。(8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末年,1711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就让丁税固定了下来。康熙蠲免钱粮(免交赋税)“有一年蠲及数省者”或“一省连蠲数年者”,甚至有全国性的蠲免。史载,1691年与1703年康熙皇帝免除天下钱粮2759万多两。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间,政府蠲免钱粮共计545次,免除天下钱粮计银1.5亿两。

——《论康熙皇帝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 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再加上常年西北用兵,黄河泛滥成灾,造成了整个国库亏空甚多。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权转移因土地买卖而加速。农村里分化出大批无业光丁。同时,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雍正时,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是谓“摊丁入地”,一举取消了人头税。实行“耗羡(官府在征收赋税时借口征收钱粮有损耗而额外加征)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发给官吏。

——《论雍正王朝经济改革的得失》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康雍时期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二者经济改革的落脚点是什么?(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二者在赋税改革上有何继承性?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什么?(7分)

 

查看答案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既与文明发展的程度相关,也与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关系密切。

序号

历史材料

1

公元前11世纪,我国水稻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公元5世纪,传到西亚,后经非洲传到欧洲、美洲以至全世界。

2

西汉时,印度的黄瓜、地中海的香菜、西亚北非的蚕豆传入我国。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湘、鄂、川等省份。

3

公元6世纪,我国蚕桑技术传入古诃陵园(今爪哇岛),男子用丝绸做筒裙遮体,改变了裸体习俗。秦汉时,中国筷子传到日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机会。

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5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

6

19世纪末,电报、电话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7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出现。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8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材料(至少3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提炼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填写“材料序号”和“主题”两个空格:论述不得照抄材料)(12分)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那些新发展?(6分)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6分)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7分)

 

查看答案

依据表格内容,请判断以下四种观点哪种属于极端全球主义者(  

极端

全球

主义者

新在何处

突出特征

国家政府的权力

历史轨迹

总的观点

全球时代

全球资本主义、全球治理、全球公民社会

衰落或者削弱

全球文明

民族国家

的终结

 

 

 

 

 

A.“国家政府的权力或者国家主权今天正在被经济国际化或者全球治理削弱。”

B.“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不和谐的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

C.“当代全球化正在重组或者重新调整国家政府的权力、功能以及权威。”

D.“国际秩序以及国际团结总会成为那些感到强大得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国家的口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