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末年,171...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末年,1711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就让丁税固定了下来。康熙蠲免钱粮(免交赋税)“有一年蠲及数省者”或“一省连蠲数年者”,甚至有全国性的蠲免。史载,1691年与1703年康熙皇帝免除天下钱粮2759万多两。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间,政府蠲免钱粮共计545次,免除天下钱粮计银1.5亿两。

——《论康熙皇帝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 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再加上常年西北用兵,黄河泛滥成灾,造成了整个国库亏空甚多。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权转移因土地买卖而加速。农村里分化出大批无业光丁。同时,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雍正时,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是谓“摊丁入地”,一举取消了人头税。实行“耗羡(官府在征收赋税时借口征收钱粮有损耗而额外加征)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发给官吏。

——《论雍正王朝经济改革的得失》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康雍时期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二者经济改革的落脚点是什么?(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二者在赋税改革上有何继承性?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什么?(7分)

 

(15分)(1)原因:清初长期战争,经济破坏严重;土地兼并,政府收入减少,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统治固有的腐败顽疾;从根本上巩固清初在全国的统治。(6分) 落脚点:从重视农业、稳定农业入手。(2分) (2)继承性:由康熙固定全国人丁数到雍正废除人丁税,并在税收手段上进一步规范化。(3分) 意义:赋税规范征收,手续简化,一定程度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民和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从根本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有利社会进步。(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有关于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康雍时期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的问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整理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分析回答时,可以从清朝初期的社会实际进行分析,结合当时社会的史实进行分析整理。有关于二者经济改革的落脚点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首先从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进行改革的一般性的根本目的上进行分析,稳定自身统治,巩固封建制度是其根本目的,所以可以依据这个进行回答。 (2)第二问,有关于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二者在赋税改革上有何继承性的问题,本题实际上是要从二者关注的问题上的继承性,二者关注的都是税收的方式,康熙时期是仍然征收人丁税,到雍正时期就废除了,这就是它们的继承性。有关于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什么的问题,从农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进行分析,同时也要从这种改革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上进行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变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既与文明发展的程度相关,也与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关系密切。

序号

历史材料

1

公元前11世纪,我国水稻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公元5世纪,传到西亚,后经非洲传到欧洲、美洲以至全世界。

2

西汉时,印度的黄瓜、地中海的香菜、西亚北非的蚕豆传入我国。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湘、鄂、川等省份。

3

公元6世纪,我国蚕桑技术传入古诃陵园(今爪哇岛),男子用丝绸做筒裙遮体,改变了裸体习俗。秦汉时,中国筷子传到日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机会。

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5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

6

19世纪末,电报、电话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7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出现。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8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材料(至少3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提炼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填写“材料序号”和“主题”两个空格:论述不得照抄材料)(12分)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那些新发展?(6分)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6分)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7分)

 

查看答案

依据表格内容,请判断以下四种观点哪种属于极端全球主义者(  

极端

全球

主义者

新在何处

突出特征

国家政府的权力

历史轨迹

总的观点

全球时代

全球资本主义、全球治理、全球公民社会

衰落或者削弱

全球文明

民族国家

的终结

 

 

 

 

 

A.“国家政府的权力或者国家主权今天正在被经济国际化或者全球治理削弱。”

B.“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不和谐的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

C.“当代全球化正在重组或者重新调整国家政府的权力、功能以及权威。”

D.“国际秩序以及国际团结总会成为那些感到强大得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国家的口号。”

 

查看答案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   )

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B.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

B.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

C.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

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