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小农经济一锄、一镰……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可知,这讲的是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摘编自木子编《冷战风云》

材料二    在黄金年代(1950~1973年),美国的GDP增长显著落后于除英国外的所有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和日本,它们的GDP年均增长率竟分别是美国的1.5倍和2.4倍。至于人均GDP增长率,美国则慢于所有西欧国家和日本,仅相当于西欧国家人均GDP年增长率63%

——摘编自高峰《二十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材料三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8.9级地震,引发10米高海啸,并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据英国媒体报道,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官员伊丽莎白·比亚尔斯3月11日表示:“我们已经准备好像往常一样提供援助,30支国际救援队时刻保持警惕、关注情况变化,准备在必要时伸出援手。” 

——摘编自网易新闻

材料四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2011年7月1日晚上发表讲话录音,呼吁北约立即停止对利比亚的空袭,否则,利比亚军队会向地中海和欧洲发动“蝗虫和蜜蜂般的进攻。”

——摘编自http://world,people.cn/GB/14000438.html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6分)

(3)在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6分)

 

查看答案

(18分)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的主要政权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这份起临时宪法(指1949年的《共同纲领》)作用的重要历史性文献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由此而形成的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其它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

──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

在中国古代,地主阶级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列举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史实,概括其主要的特点。(6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民国”取代“帝国”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4分)

材料二“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什么?请你评价作者“新中国……具有其它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的观点。(4分)

上述分析说明了什么?(4分)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查看答案

《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记载: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日本通过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战争的影响是(   )

A.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

B.促使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移

C.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D.政治力量消长破坏雅尔塔体系

 

查看答案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

A.同盟力量的差距   B.意识形态的对立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经济水平的差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