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C 【解析】 试题分析: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元朝,结合东印度公司成立的时间,可判断该船最早沉没的时间,应该是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青花瓷;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荷兰的殖民扩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查看答案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家店”是一座千年老店,几千年来,各色人等都把他们自己的东西拿到店里来卖……后来的孔子是被统治者立的一个木偶,是为了用这个木偶“驯化”老百姓,让老百姓附从帝王统治的,这样的孔子当然越神秘越好。所以,“孔家店”开到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变质了……南宋时期。一个叫朱熹的人又开了一家分店,把老店的生意都抢了。

—胡文生《向西方学习:走进胡适》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关系的问题大豆不是国家和民族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人……他们的最终目的已经不是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那样设定在国家和民族,而是定位于人的解放。他们不是民族主义者,不是栩庙堂之上的帮忙文人,在人与国家之间,他们更关心的是人的生存、发展和自由,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的保障。

—胡文生《向西方学习:走进胡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孔家店”在汉朝是如何“变质”的?指出朱熹所开“分店”的新特征。(6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6分)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唐宋时期,海上丝路臻于极盛……唐代海上丝路的繁荣与广州的极盛,是与中国安定团结的统一局面的出现,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的……隋代开辟的沟通南北的的大运河成为唐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代又不断完善驿道设施,广州与长安相距数千里,快马3日可达,尤其是开元四年凿辟大庚岭道,把控粤赣咽喉的险峻山路,整治成浩浩落荡的坦途,使运河的南北大通道经赣江、北江而南伸至广州,大大缩短了丝绸之路的启发港广州与内地联系的路程。

—叶显恩《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臻于极盛”的原因。 (6分)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2)报据材科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的概况,并结合史实评述19世纪后世界贸易发展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12分)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政自登上人类社会的政治历史舞台以来,便一直承载着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美好的价值诉求与期盼……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苗连营《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材料二 追溯中国宪政史,往往要寻至清末立宪,但宪政思想的启蒙与渗透却比这要早……早期改良派知识精英认识到了民主政治对国家兴盛的意义,因而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立宪,明确提出了宪法问题,形成了一股宪政思潮……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超越了“器”和“用”层面的局限,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变法维新主张,并极力将其转化为社会现实,从而开启了宪政运动的实践之门。……1908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并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1912年3月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昙花一现的《临时约法》与其后接二连三的立宪丑剧和骗局,使得近代中国宪政的命运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苗连营《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材料三 《共同纲领》是“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是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施政准则。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1954年宪法在“序言”部分写到:“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可以说,这一表述是对二者关系科学、合理的界定。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国家“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千差万别”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近代前期中国宪政道路曲折发展的历程。(8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比较《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不同点。(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