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唐宋时期,海上丝路臻于极盛……唐代海上丝路的繁荣与广州的极盛,是与中国安定团结的统一局面的出现,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的……隋代开辟的沟通南北的的大运河成为唐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代又不断完善驿道设施,广州与长安相距数千里,快马3日可达,尤其是开元四年凿辟大庚岭道,把控粤赣咽喉的险峻山路,整治成浩浩落荡的坦途,使运河的南北大通道经赣江、北江而南伸至广州,大大缩短了丝绸之路的启发港广州与内地联系的路程。

—叶显恩《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臻于极盛”的原因。 (6分)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2)报据材科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的概况,并结合史实评述19世纪后世界贸易发展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12分)

 

(1)唐宋时期,南方相对安定,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对外贸易;大运河的开通和完善的交通系统的建立;经济重心南移及其完成;作为海上丝路起点之一的广州港在对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6分,任答三点即可) (2)概况: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主宰世界贸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二战后,建立起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等,逐步减少贸易壁垒,推动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世界贸易额不断增长。(4分,答出2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宋时期对外贸易发展原因的分析与掌握。回答时结合材料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统治政策、经济发展及材料信息隋朝大运河、唐朝完善驿道系列措施、广州港的优势等角度归纳总结。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分析与认识。解答时首先要分析材料中图片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归纳总结。依据所学可回答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从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等方面回答。对于关系结合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分析总结。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宋商业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政自登上人类社会的政治历史舞台以来,便一直承载着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美好的价值诉求与期盼……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苗连营《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材料二 追溯中国宪政史,往往要寻至清末立宪,但宪政思想的启蒙与渗透却比这要早……早期改良派知识精英认识到了民主政治对国家兴盛的意义,因而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立宪,明确提出了宪法问题,形成了一股宪政思潮……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超越了“器”和“用”层面的局限,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变法维新主张,并极力将其转化为社会现实,从而开启了宪政运动的实践之门。……1908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并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1912年3月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昙花一现的《临时约法》与其后接二连三的立宪丑剧和骗局,使得近代中国宪政的命运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苗连营《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材料三 《共同纲领》是“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是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施政准则。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1954年宪法在“序言”部分写到:“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可以说,这一表述是对二者关系科学、合理的界定。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国家“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千差万别”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近代前期中国宪政道路曲折发展的历程。(8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比较《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不同点。(6分)

 

查看答案

“在欧洲(最早在法国)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在绘画上,反法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旅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此评沦适用于

A.法兰西多彩的浪漫主义绘画

B.拓展科技的“现代主义”艺术

C.穿透历史的“印象派”艺术

D.抒写自然风光的现实主义美术

 

查看答案

二战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B.“福利国家”的普遍建立

C. 科技进步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D.“新经济”在美国的出现

 

查看答案

下图是出自美国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的有关中、苏两国某一历史时期粮食产量比较图。下列对此图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两国农业呈现待续增长的趋势

B.“左”倾错误曾长期严重影响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C. 苏联的农业经济改革的成效显著

D. 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反映了两国不同的经济改革思想

 

查看答案

美国国务院曾在一份《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报告中声称:“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由此可知,美国援助西欧

A.缓和了与苏联共产主义的对抗性

B.目的是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和遏制苏联

C.促进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全面复苏

D.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