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出自美国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的有关中、苏两国某一历史时期粮食产量...

下图是出自美国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的有关中、苏两国某一历史时期粮食产量比较图。下列对此图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两国农业呈现待续增长的趋势

B.“左”倾错误曾长期严重影响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C. 苏联的农业经济改革的成效显著

D. 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反映了两国不同的经济改革思想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图中的数据可知,中国的粮食产量基本上称持续上升到态势,中间1960年左右有短暂的起伏,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较快;而苏联粮食产量起伏较大,20世纪8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出现上述趋势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不同造成的。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程·农业的发展;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农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国务院曾在一份《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报告中声称:“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由此可知,美国援助西欧

A.缓和了与苏联共产主义的对抗性

B.目的是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和遏制苏联

C.促进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全面复苏

D.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

 

查看答案

解读下表内容,对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分析说明。正确的是

时间

事件

1825年

英国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1840年前后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

B.经济危机爆发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衰落

C.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D.工业革命既增加了杜会财富又加剧了社会矛盾

 

查看答案

雷·斯潘根贝格和戴安娜·莫泽合著的《科学的旅程》指出:“一个好的理论总要提出一些‘语言’,亦即能够被检验其有效性的事件……当新事实或新的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禁也最为有效的手段,这类批判性思维正是科学工件的关键要素。”下列各项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伽利略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  从神创说到进化论

从牛顿经典力学到普朗克量子假说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A.    B.    C.    D.

 

查看答案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到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英国作出这些规定是为了

A.确保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

B.排挤在国际贸易中的对手荷兰

C.保证本国商品的正常贸易

D.维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查看答案

1517年,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把《九十五条论纲》贴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引发了当时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应是

A.宗教虚伪    B.灵魂自救

C.教会创世   D.生命起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