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17年,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把《九十五条论纲》贴在维登堡大教堂门...

1517年,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把《九十五条论纲》贴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引发了当时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应是

A.宗教虚伪    B.灵魂自救

C.教会创世   D.生命起源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宗教改革。从材料可知,马丁·路德针对罗马教皇派人兜售赎罪券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主张,即因信称义,即如何拯救灵魂。所以应选B。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一文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他们都是成功的教育家,但在推行自己的政冶理想上,也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报本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A.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B.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理论化

C.体现出治国理念的落后

D.在各自的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

 

查看答案

某校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一位同学以“古希腊城邦与中国周王朝诸侯国比较”这一内容自制的一张学习卡片,其中不正确的有

满分5 manfen5.com

A. 1处   B. 2处   C. 3处   D.4处

 

查看答案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非期间指出,“毛洋东、周恩来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老一代领导人的真情交往了然于胸……对当年非洲兄弟将中国‘抬进’联合国的往事,中国人民记忆犹新。”历史上,中非长期友好合作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推动新中国正式加入不结盟运动

有利于维护亚非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④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对华封锁包围

A.        B.

C.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一辈子第一回》宣传了1953年的全国基层普选

B.这张选民证反映了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C.新中国的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D.图中选民证是依据1954年宪法统一印制发放的

 

查看答案

图为20世纪四十年代著名漫画家张仃创作的一幅漫画。图中双眉紧皱、躺着的是中国儿童;一只从和服中伸出来的手,拿着一只笔插入儿童的脑袋里,笔的旁边写有“王道乐土”四字。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中国儿童沦为“东亚病夫”任由西方列强宰割

“和服”是日本民族服装,此处预指日本侵略者

“王道乐土”是日本侵略者的民族同化政策

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实行奴化教育

A.           B.

C. ①③④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