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称:“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

《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称:“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用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出现《政府奏议》所称情况主要是由于(    )

A.秦朝为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B.西汉初的“无为而治”引起匈奴南侵和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

C.唐朝中期,地方节度使形成了严重威胁中央的藩镇割据局面

D.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埋下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祸根

 

D 【解析】 试题分析:由“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可知是指的结束了五代十国混战割据状态的北宋,之所以出现“官壅于下,民用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这种情况,是由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了“三冗”的局面,最终积贫积弱,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材料中的“此制” (      )

A.选拔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

B.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后任命官职

C.发掘人才也埋没了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

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

 

查看答案

张老师讲解下幅知识结构图时最有可能得到的认识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的内部的森严等级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C.郡国并行,造成封国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 

D.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固了统治

 

查看答案

对波斯人的入侵,雅典使节向斯巴达人保证说,他们绝不会背叛希腊人,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在城邦危机时代,“泛希腊主义"的思想观念日益强烈。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似有助于希腊世界的政治统一,但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植根于更深刻的层次。在他们看来,他们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正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邦里的,而非希腊人不是;他们作为“城邦动物"的属性才构成希腊文化一致性的原初基点,其他的表征均衍生于此。该材料(      )

A.说明了希腊城邦之间矛盾重重

B.体现了希腊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C.论述了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原因     

D.解读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内涵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宋代为制约宰相,设置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D.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查看答案

(16分)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专家称,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大运河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筑邗城(今扬州),开凿邗沟(自扬州到江水,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

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

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整修邗沟。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工程东段自荥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

608年又开永济渠,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

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镇江引江水经无锡、苏州、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

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

1282年元世祖下令动工挖济州河,济州河开通后,漕船可由江淮溯黄河、泗水和济州河直达安山下济水。

1289年,自济州河向北至临清开会通河,长250里,接通卫河。会通河建成后,漕船可由济州河、会通河、卫河,再溯白河至通县。

1291年一1293年,元朝从今通县到大都开通惠河,漕船可由通县入通惠河,直达今北京城内的积水潭。南方各省赋税经水路汇至扬州,而后直达京城,明清两朝莫不如此。

——据网络资料整理

(1)据材料,综合大运河修建历史,将其分为若干时期。(要求:写出每个时期的时代、修建的主要河段及该河段连接的水系)(6分)

(2)据材料分析,推动历代统治者注重运河修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工程建设方面看,大运河的修建有什么特点,并结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

(3)据材料说明,京杭大运河的申遗为什么“由扬州牵头”?(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