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

有学者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采邑制         D.行省制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行省制度。依据所学,元代的时候,为加强对广阔疆域的统治,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即行省,作为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机构,即中央的派出机构。故D项符合题意。A、C项明显错误,地方的管理者享有本地的世袭领地;B项地方享有相应的权力,郡县长官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首长。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A.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

B.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

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D.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

 

查看答案

隋朝宰相杨尚希上表建议合郡为州,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立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由此可知他建议合郡为州的目的主要是

A.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B.加强地方,抵御外侮

C.精简机构,节约开支                 D.强化皇权,削弱相权

 

查看答案

据《山东东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自然经济占主导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1865 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 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都受“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C.都受到民国政府的政策扶植          D.都受中体西用思想影响

 

查看答案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B. 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