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隋朝宰相杨尚希上表建议合郡为州,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立...

隋朝宰相杨尚希上表建议合郡为州,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立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由此可知他建议合郡为州的目的主要是

A.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B.加强地方,抵御外侮

C.精简机构,节约开支                 D.强化皇权,削弱相权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材料的内容可知,隋朝时候,由于郡县过多导致地方行政官僚机构、官民比例失调,政府开支过大。为此,宰相杨尚希建议减少郡县,已达到“精简机构,节约开支”至目的,故C项符合题意;A、B、D材料没有体现;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朝的统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山东东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自然经济占主导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1865 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 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都受“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C.都受到民国政府的政策扶植          D.都受中体西用思想影响

 

查看答案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B. 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D.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查看答案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同盟力量的差距        B.意识形态的对立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经济水平的差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