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而公孙弘因为《春秋》封官晋爵,成为天下学习的榜样。汉武帝为加强思想控制,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学受到重视,成为正统思想,并垄断了教育,儒学地位得到显著的提高,故应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两汉之世,(皇帝)遇日食灾变,则下诏责躬求言。”下列思想内容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

A.三纲五常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春秋大一统

 

查看答案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查看答案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