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传贤”到“传子”,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A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

从“传贤”到“传子”,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A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偶然出现的历史现象

C 不利于社会进步             D在以后列朝列代没有被沿用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从“传贤”到“传子”,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即为禅让制到世袭制,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转变。上层建筑的变化根源于经济基础的变化,根据所学可知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从而推动了奴隶制文明的发展。因此A项符合题意,其他几项均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17、18世纪,欧美国家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但是同一时期,我们中国依旧在传统社会踯躅徘徊。直到20世纪初武昌首义后,民主革命才在欧美影响下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站起来后的中国人更是走出了另一条不一样的民主建设之路。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传统社会”实行的是什么类型政治制度?这对当时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7分)

(2)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初武昌首义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如何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8分)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是如何按照自己的理想进行政治民主建设的?(10分)

 

查看答案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查看答案

2007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是在

A.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C.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         D.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查看答案

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查看答案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