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

(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此后,西方各国为促进商品生产和贸易发展,纷纷举办大型博览会。

材料二   从1876年到1984年,这108年的时间,美国举办过14届世博会,14届世博会其实就是完成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其中,1933年,芝加哥举办了世博会。

材料三  1958年,张闻天向中央写报告申请1959年上海办世博。张闻天的建议在当时石沉大海,没有结果。而在2010年,上海即将举办第四十一届世博会,这是中国比较大步与大度地走向世界与邀请世界走向我们。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以古代中国帝王的王冠为造型,其展示的内容将帮助参观者短时间内遍览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了解中国主流文化的深厚内涵。                                                  

——以上均根据《凤凰网》整理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51年英国举办世博会的社会背景。(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3年芝加哥举办世博会的经济环境。针对这一背景,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6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张闻天的建议在当时没有结果,而举办世博会的愿望能在2010年实现?( 8分)

 

(1)日不落帝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完善。(任意2点4分) (2)经济大萧条(2分);新政(2分);影响: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福利国家的出现等。(2分) (3)原因:20世纪50年代:①中国过分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外交上“一边倒”,加入社会主义阵营;②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4分) 70年代以来: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与美、日等西方国家建交,实行多边外交政策;③对外开放;④加入世贸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⑤当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任意2点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851年英国举办世博会背景的分析与掌握。回答时要特别注意时间提示“1851年”。结合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发展特点、政治进程及对外殖民等情况归纳总结。这时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议会进行了改革、殖民势力达到最强时期,具备了政治、经济及外部条件。 (2)本题主要考查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及美国为应付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的掌握。解答时要注意时间“1933年”,正是危机时期。为渡过危机,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二战后,这一政策进一步实行,促进了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到来。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以来我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的发展变化。解答时注意时间“1958年”的提示,同时联系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及外部环境分析当时没有举办世博会的原因。联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外交的变化分析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原因。 考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

材料一 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1)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有什么特点?(2分)

材料二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

袁世凯上台以后,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2)蔡元培和袁世凯对于读经的做法,其各自目的是什么?(4分)

材料三 1917年北京大学开始改革时,陈独秀刚满38岁,胡适26岁,钱玄同30岁,刘半农 28岁,鲁迅 36岁,李大别 29岁,蔡元培 41岁。同年,林料已经 65岁,严复已经 63岁,辜鸿铭60岁,段被瑞53岁。北大的新旧之争就不奇怪了。

(3)根据材料概括当时北大教员构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4分)

材料四  明治以来,日本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制度。1872年明治政府即引进西方

近代国民教育机制,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首次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1900年开始实行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07年就学率达到了惊人的99%!小学之上,有男女分校的5年制中学和初等技术学校,然后是专门为男学生设的3年制高中和3年或4年制大学。改革教学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

(4)根据材料说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6分)

 

查看答案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它

A. 全面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  

B.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C. 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D. 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发展

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查看答案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