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变化,请阅读...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幓,此其分事也。(《墨子》)

材料二 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材料三 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后,于1775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进行蒸汽机的商业生产。当时,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

材料四 美国企业家洛克菲勒从开办一家小炼油厂起家,通过侵吞、合并其他厂家而成为“石油大王”。1878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炼油工业资产净值的90%以上。后来,在大家的一致反对声中,1911年,洛克菲勒被迫将美孚石油公司分成38家“独立”公司,但他在每一个公司中都占有25%的股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有何特点?(6分)

2)据材料二,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的生产方式有何特征?(6分)

3)从材料三说说瓦特开办的工厂有何特点?(2分)

4)美孚石油公司与瓦特开办的工厂相比,有何明显的新特点?两者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6分)

 

(1)小农经济。(2分)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个体农耕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容易破产。(4分,任意2点4分。) (2)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2分)特征:有拥有生产资料的机户和出卖劳动力的工匠;是为了增殖财富而从事生产的,工匠对机户依赖性强,工匠生活没有保障。(4分) (3)工厂的所有者又是工厂的经营管理者,规模不大。(2分) (4)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与经营,是股份公司,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2分) 瓦特的工厂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时代,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规模小,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没有分离;美孚石油公司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的到来,大企业垄断了行业生产,加剧了贫富分化。(4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很容易判断生产方式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根据所学回答即可,如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个体农耕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容易破产。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新变化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第二问“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可知有拥有生产资料的机户和出卖劳动力的工匠;“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是为了增殖财富而从事生产的;“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可知工匠对机户依赖性强,工匠生活没有保障。第(3)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的特点。“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可知工厂的所有者又是工厂的经营管理者,规模不大。第(4)题第一问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生产组织形式—大企业的特点,既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与经营,是股份公司,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第二问时代背景结合课本所学即可。瓦特的工厂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时代,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规模小,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没有分离;美孚石油公司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的到来,垄断组织的出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分)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各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既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4)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4)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模式”所具有的突出特点以及后来僵化的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8)

4)上述三则材料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结合材料,概括指出这两种现代化道路的相同之处。(2)

 

查看答案

14分)在传统社会中,自耕农(注:指自己耕种自己土地的农民)是社会的基础,他们的生存状况,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国家历来关注自耕农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统治者长治久安的良策,当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历代统治者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摘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出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摘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59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相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极荒活民书》

请回答:

1)自耕农阶层在中国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它是谁直接剥削的对象。 4分)

2)根据材料一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关注自耕农的存在? 2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古代社会中有利和不利于自耕农生存的因素。(4分)

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耕农经济的结束成为必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和英国结束自耕农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和影响。(4分)

 

查看答案

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所作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研究的历史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D.研究历史不可借助假设推论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年份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

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主权正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此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信息化趋势     B.全球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     D.城市化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