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初,中国偏远乡村出现了“穿洋装谒孔子”的现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中西...

20世纪初,中国偏远乡村出现了“穿洋装谒孔子”的现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      

B.启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频临崩溃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穿洋装”说明中国人的习俗受到西方的影响, “谒孔子”说明中国人依然受到传统道德的影响,而“穿洋装谒孔子”则体现了两种文化的冲撞融合。故应选A。B、C、D在20世纪初的中国,言过其实,均应排除。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习俗的变迁·西方文化对中国服饰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    

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顽强抵抗

C.闭关锁国政策的抵制        

D.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对洋货的销售不利

 

查看答案

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查看答案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查看答案

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查看答案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