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8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的会议上,一名来自安徽的干部鼓足勇气说,不应当...

“……1978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的会议上,一名来自安徽的干部鼓足勇气说,不应当盲目学习大寨榜样,政府不应当搞这么多政治运动,干扰地方的经济创新。这反映了

A.实事求是与“两个凡是”两种思想路线的直接斗争

B.“文化大革命”的继续与拨乱反正改革的正面交锋

C.农业集体化与农民分散经营两种生产方式的斗争

D.重视工业与重视农业的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斗争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学习大寨榜样是指坚持农业集体化,而地方的经济创新指的则是农民分散经营,所以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农业集体化与农民分散经营两种生产方式的斗争。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业集体化与农民分散经营两种生产方式的斗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的革命斗争,这一时期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C.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C.规范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秩序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查看答案

《宋会要辑稿·职官》载:“绍兴十四年(1144年)九月提举福建路市舶楼璹言……欲乞依广南市舶司体例每年于遣发船舶之际,宴设诸国蕃商,以示朝廷招徕远人之意。从之。”这段材料说明

A.南宋政府对外贸易不计经济效益B.南宋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C.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南宋政府重视蕃商来华贸易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的,伴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由此可以推断出

A.学者认为古代监察制度属于应该摈弃的糟粕

B.古代监察制度完善要求统治阶级内实现民主

C.古代监察制度体现了皇权控制下的权力制约

D.监察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核心

 

查看答案

(27分)中产阶级是一个处于社会中间的阶层,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中世纪城镇出现以来,middle class (中产阶级)主要指财富占有和政治地位不成比例的工商业阶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middle class 变成一个职业概念,同特定职业的收入和生活方式相连,具体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白领)、政府官员以及知识分子等。

——肖瑛《不断演变的“中产阶级”概念》

材料二  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史上,搞工业化、现代化真能搞到“起飞”程度的,只有一个事例——他们都是由一个城市中产阶级领头搞起来的。西欧、北美带动于先,日本踵随于后。所以在一个中产阶级主政的国家,与生产发展并驾的则是衣食足(经济)、礼仪兴(教育文化),接着才有法治和民主。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中国以前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也觉今是而昨非,回头搞起了“个体户”来。什么是个体户呢?个体户就是“城市中产阶级”的细胞。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1)分析材料一中西欧中产阶级在14世纪以后越来越富有的原因。列举他们为改变“财富占有和政治地位不成比例”现状而进行斗争的历史事件。(10分)

(2)日本开始迈向现代化的标志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述中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不得摘抄原文)。(8分)

(3)中国“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的经济模式是什么?1978年后,促使中国中产阶级开始发展壮大的原因有哪些?(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