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7分)中产阶级是一个处于社会中间的阶层,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中产阶级是...

(27分)中产阶级是一个处于社会中间的阶层,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中世纪城镇出现以来,middle class (中产阶级)主要指财富占有和政治地位不成比例的工商业阶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middle class 变成一个职业概念,同特定职业的收入和生活方式相连,具体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白领)、政府官员以及知识分子等。

——肖瑛《不断演变的“中产阶级”概念》

材料二  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史上,搞工业化、现代化真能搞到“起飞”程度的,只有一个事例——他们都是由一个城市中产阶级领头搞起来的。西欧、北美带动于先,日本踵随于后。所以在一个中产阶级主政的国家,与生产发展并驾的则是衣食足(经济)、礼仪兴(教育文化),接着才有法治和民主。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中国以前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也觉今是而昨非,回头搞起了“个体户”来。什么是个体户呢?个体户就是“城市中产阶级”的细胞。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1)分析材料一中西欧中产阶级在14世纪以后越来越富有的原因。列举他们为改变“财富占有和政治地位不成比例”现状而进行斗争的历史事件。(10分)

(2)日本开始迈向现代化的标志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述中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不得摘抄原文)。(8分)

(3)中国“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的经济模式是什么?1978年后,促使中国中产阶级开始发展壮大的原因有哪些?(9分)

 

(1)原因: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4分,每点2分) 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6分,每点2分,任答3 点即可) (2)事件:明治维新(2分) 作用:中产阶级推动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起飞;中产阶级推动思想文化教育的繁荣;中产阶级推动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完善。(6分,每点2分) (3)模式: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分) 原因:改革开放;农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允许个体户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各种形式的外资企业的引入;乡镇企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科教兴国战略实施(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可从资本主义发挥咱的角度来分析原因,结合所学可归纳出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上领导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上掀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方面归纳即可。 (2)第一小问联系所学可知是明治维新;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工业化、现代化都是“城市中产阶级领头搞起来的”,可归纳出中产阶级推动这些地区和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起飞;从“在一个中产阶级主政的国家,与生产发展并驾的则是衣食足(经济)、礼仪兴(教育文化),接着才有法治和民主”的信息归纳出中产阶级对经济、思想文化教育、民主法治的推动。 (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从建国初到1978年前,中国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来分析,如改革开放;农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允许个体户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各种形式的外资企业的引入;乡镇企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科教兴国战略实施。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思想·启蒙运动;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

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 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列举近代英美两国能体现“宪政核心理念与价值”的法律文件。分析西方国家“宪政的具体模式千差万别”的原因。(8分)

(2)简述近代前期(1840—1919)实行宪政中国化的重大尝试。概述不利近代中国实现宪政的因素。(10分)

(3)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建立宪政颁布的主要法律文献。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7分)

 

查看答案

“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此画家属于的派别是

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实主义

 

查看答案

“只要两个价值体系与战略上的利害关系无法兼容,就不会有和平的一天;但只要核武器发挥遏制作用,战争就不会发生。”材料描述的是

A.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抗

B.二战期间盟国与法西斯的对抗

C.冷战期间美苏的对抗

D.冷战后美国与恐怖主义的对抗

 

查看答案

欧洲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这一增长率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民主制度的完善

C.殖民扩张的进行                   D.自然环境的改善

 

查看答案

1621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来觐见国王詹姆士一世时,他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这反映了此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              B.议会对国王形成了制约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完全激化        D.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