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5分)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

(25分)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

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 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列举近代英美两国能体现“宪政核心理念与价值”的法律文件。分析西方国家“宪政的具体模式千差万别”的原因。(8分)

(2)简述近代前期(1840—1919)实行宪政中国化的重大尝试。概述不利近代中国实现宪政的因素。(10分)

(3)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建立宪政颁布的主要法律文献。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7分)

 

(1)文件: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4分,每点2分,错别字不给分)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国国情、历史传统(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的不同;建立宪政的途径不同;资产阶级力量强弱不同;思想启蒙的程度不一。(任答2点,4分) (2)尝试:1898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兴起戊戌变法运动,旨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结果被已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镇压;1901年后,清政府实行新政,预备立宪,结果成立皇族内阁,证明是场骗局;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兴起辛亥革命运动,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郑权被袁世凯所窃取。(任答2点,给6分,事件、目的、结果各1分) 因素:封建势力的阻碍;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任答2点,给4分) (3)文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4分,每点2分) 认识:宪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宪政要结合各国国情;思想启蒙师宪政的先导;追求宪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答1点给1分,答2点以上给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文件结合英美两国先后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史实来列举即可,如英国《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标志着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第二小问要进行多角度分析思考,可从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弱以及建立宪政的途径,思想上启蒙运动和本国文化传统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抓住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实行宪政的重要事件有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围绕这些历史事件来叙述即可。第二小问可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分析中国宪政的不利因素,如封建势力的阻碍;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都推动新中国宪政建设;第二小问可从宪政具体模式的多样性,以及影响宪政实现的因素等角度来分析归纳即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的共和制立;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戊戌变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954年宪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此画家属于的派别是

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实主义

 

查看答案

“只要两个价值体系与战略上的利害关系无法兼容,就不会有和平的一天;但只要核武器发挥遏制作用,战争就不会发生。”材料描述的是

A.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抗

B.二战期间盟国与法西斯的对抗

C.冷战期间美苏的对抗

D.冷战后美国与恐怖主义的对抗

 

查看答案

欧洲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这一增长率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民主制度的完善

C.殖民扩张的进行                   D.自然环境的改善

 

查看答案

1621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来觐见国王詹姆士一世时,他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这反映了此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              B.议会对国王形成了制约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完全激化        D.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查看答案

“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这批判的是

A.隋唐的科举制                     B.雅典的民主制

C.罗马的法律制度                   D.欧美的代议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