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分)“思想文化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6分)思想文化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适用于所有人,并天下人都认为公正的自然法律。认识到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断,断言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与自由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自己的理性,推动社会繁荣。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百度百科

材料二伏尔泰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批判了宗教的虚伪、教士的凶残贪婪以及信徒的宗教狂热和不宽容造成的荒诞悲剧。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扼杀理性。伏尔泰自述:我跑了很多不幸的弯路,疲惫因顿,……我又回到洛克这里来了,就像一个浪子回到他父亲那里一样。伏尔泰反对不可知论,对理性怀有信心,他说:我们不应当因为人类不能认识一切,就阻止人类去寻求于自己有用的东西。”——伏尔泰《哲学通信》

材料三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孔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状态、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何以明之?儒家之言:社会道德与生活,莫大于礼;古代政治,莫重于刑。

——陈独秀《孔子与现代生活》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4分)

(2)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简析陈独秀由此拉开的这场思想运动的历史价值。(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伏尔泰和陈独秀批判传统文化着眼点有何不同之处,说明其中隐含着两人何种相同的政治诉求?(6分)

 

(1)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依法治国、反对君主专制和天主教神学、倡导理性主义。(4分,两点即可) (2)提出民主科学,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它既是近 代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一场文化革新运动(或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民族的觉醒,推动了社会的进步)(6分) (3)不同之处:伏尔泰批判天主教神学的统治;陈独秀针对的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封建的伦理道德。共同诉求:他们都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6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思想的分析与认识。解答时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归纳总结答案。如可结合材料“‘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断,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伏尔泰反对不可知论,对理性怀有信心,他说:‘我们不应当因为人类不能认识一切,就阻止人类去寻求于自己有用的东西’”,进行归纳总结。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与理解。首先要结合材料的内容,判断这场运动是哪场运动。然后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从材料可知应是新文化运动,联系所学的有关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归纳总结。回答时注意从政治、思想等方面总结。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伏尔泰和陈独秀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回答时要结合第(1)问和第(2)问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由第(1)问可知,伏尔泰侧重于批判宗教神学以反封建专制统治;而陈独秀则以批判封建的伦理道德以达到批判封建专制统治之目的。本质上来看,都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的思想;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的思想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分)幸福生活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但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并不一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饭素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材料二    康有为的幸福观,以进步作为其理论预设,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坚定信念以及佛教式的终极关怀,最终达到大同这一终极目标。以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博爱、自由、平等等民主思想为其思想的核心,以去苦求乐作为其幸福理想得以实现的动力,把追求快乐、幸福看成是道德的基础,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蔡成浩《论康有为的幸福观》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幸福观的内涵。(2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康有为的幸福观有何不同?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康有为幸福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0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6分)

 

查看答案

某校在艺术节上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主题包括:海涅的诗歌创作名画《自由引导人民》背后的历史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表演一场贝多芬之夜。你认为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    )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文艺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人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    )

A.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查看答案

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后被美国发现,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这表明    (    )

A.美国拥有遏制苏联的绝对实力    B.此后美苏两国不再走军备竞赛路线

C.此后美苏由对峙走向和平共处    D.美苏认识到对峙和使用原子武器并不能解决问题

 

查看答案

198911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苏联改革    (    )

A.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B.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