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的侵略。依据所学,《辛丑条约》规定: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这与材料“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相一致。考点: 故应选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杭州(南宋都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不能说明    (    )

A.临安城市商业发达    B.临安夜市、早市相连

C.政府加强管理商业    D.商业活动无时间限制

 

查看答案

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    )

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    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查看答案

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    (     )

A.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    B.崇尚自然,清净无为

C.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    D.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

 

查看答案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佩里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日本当时实行的政策分析说明材料一中佩里“访问”不受欢迎的原因。“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3分)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4)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通过材料三你获得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6分)

 

查看答案

(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但见识深浅大不相同。

——《中国全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戊戌变法出现的历史根源。(2分)

材料二: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次变法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不得摘抄原文)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变法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4分)

材料三:(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四: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材料五: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举世都为之震动。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

                                                         ——《字林西报》

材料六: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黄鸿寿《清史记事本末》

材料七: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

(3)据材料三、四、五、六,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你认为材料七中对于变法失败根本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材料八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九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4)材料八、九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