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分)改革和革命,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17分)改革和革命,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里是如何“有效利用西方技术”的?(2分)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什么思想有相似性?(1分)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满分5 manfen5.com

(2)概括材料二图表所反映的历史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对“关键的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的理解。(2分)

材料三 日本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德国和美国的榜样;小学教育、农业革新和邮政事业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3)日本用“法国模式”来“改革法制”,最大可能借鉴法国的什么法律文献?(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西化的特点?(4分)

材料四 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久,弊必丛生,故无百年不变之法。况今兹之法,皆汉、唐、元、明之敝政,何尝为祖宗之法度哉?又皆为胥吏舞文作弊之巢穴,何尝有丝毫祖宗之初意哉?今托于祖宗之法,固已诬祖宗矣。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殆不待辨矣。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4)根据材料四,归纳康有为认为必须变法的原因是什么?(4分)

 

(1)利用: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发展军事力量,创办近代军队(2分) 思想:中体西用(1分) (2)现象:俄国的铁产量远远落后于英国(或俄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2分) 理【解析】 政治,沙皇专制制度的阻碍(1分);经济,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1分) (3)文献:《拿破仑法典》。(2分) 特点:①西化为改革动力,但仍然保留日本特色;②全面借鉴西方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天皇制度及军国主义思想等(任答两点可得4分) (4)原因:①自然事物只有不断变化才能发展、强大、新鲜,法制也要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②法律制度是维护祖宗统治的,但今天的法律制度已不能维持祖宗统治,所以要变。(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以及中国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第一小问,主要联系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即可;而对于后一问,则要联系中国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1861年俄国改革前的社会发展状况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区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分析俄英两国铁产量示意图,得出有益信息,然后结合两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程度,分析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及维新的特点的认识与理解。对于第一小问要注意分析理解问题的要求“改革法制”与“最大可能借鉴法国的法律文献”,联系所学知应是《拿破仑法典》。结合材料及所学归纳总结其特点。如材料“日本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法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德国和美国的榜样;小学教育、农业革新和邮政事业则归功于美国。”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原因的分析与理解。从材料“……法既积久,弊必丛生,故无百年不变之法。……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殆不待辨矣。”归纳其原因。 考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阿里改革的内容·对阿里改革的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师夷长技”、“中体西用”与维新思想·“中体西用”;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维新变法·维新变法的原因;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维新变法·维新变法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维新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车上书”中提出的设“议郎”一职,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

①希望参与政治  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  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   ④反对君主专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列宁评价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下列关于宪章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为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终失败

B.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C.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D.经济根源为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

 

查看答案

1649年英吉利共和国成立,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①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确立  ②都曾处死封建国王  ③都进行过反侵略战争  ④都曾被复辟王朝所取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他们的著作中透露出我们现在的那种革命民主气质;他们热爱平等,即使是奴役中的平等也行。一切妨碍他们理想目标的东西都应该被消灭。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存在什么私人权利,只存在公众利益。”与“他们”的政治倾向最为接近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

A.君主立宪派 B.吉伦特派   C.雅各宾派D.热月党人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的德意志人文主义代表伊拉斯谟考订基督教经典,维新运动时期的中国维新派代表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对传统文化进行厘清和扬弃

B.为新思想的传播寻求理论基础

C.对封建统治和封建文化进行彻底的否定

D.弘扬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