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约翰•弥尔顿在《为英国人民申辩》一书中写道:“如果暴君势力压倒人民的地方可以说是...

约翰•弥尔顿在《为英国人民申辩》一书中写道:“如果暴君势力压倒人民的地方可以说是上帝把人民送去奴役,那么在人民势力压倒暴君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说上帝使人们获得了自由呢?如果昏君的暴政是从上帝那里来的,那么我们的自由为什么就不能说也是从上帝那里得来的?”弥尔顿的上述言论

A.阐释以自由为武器反抗暴政的合法性

B.确立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必然性

C.肯定“君权神授” 的合理性

D.宣传基督教神权存在的必要性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的人文精神的发展。从材料可知,约翰•弥尔顿认为,人们可以从上帝那里获得自由以反抗暴君的暴政,这是天经地义的。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旧染污俗’代表了历史沉积中的丑陋一面……而革新政治又是与风气的改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体现了这一点的有

①商鞅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    ③明治维新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查看答案

列宁在评论1861年改革时说过;“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后来又高度评价道:“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对这两种评价的正确理解是

A.对立统一      B.失之偏颇    

C.相互矛盾    D.继承和发展

 

查看答案

12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异端及其起源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下列对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异端”的阐述,错误的是

A.“异端”思想指不符合天主教传统教义的思想    

B.是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充分的条件下的折中选择

C.宗教裁判所的设立,缓解了教会与民众的矛盾   

D.“异端”思想推动近代欧洲民族思想的兴起

 

查看答案

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为此,王安石在改革过程中 

A.废科举以培养变革人才    B.增加进士科和武举

C.以经义策论取士         D.倡导八股以统一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