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4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

14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它)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个人自主自立的强调,二是对私人生活的尊重,三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要救一切相信的……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材料三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社会物质基础

人物

代表作

核心观点

A

伏尔泰

《哲学通信》

C

B

《论法的精神》

三权分立

卢梭

《社会契约论》

主权在民

材料四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伦理观的主要观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所反映的特定社会物质基础。(1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关于人的信仰的主要观点。(1分)

3)填写材料三表格中ABC空缺的内容。(3分)

4)运用材料一、二、三,论证材料四的观点。(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1)主要表现:强调个人的自主自立;尊重私人生活;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3分) 物质基础: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分) (2)主要观点:“因信称义”或信仰即可得救。(1分) (3)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孟德斯鸠 ;C.天赋人权。(3分) (4)答案要点:观点(2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史实(4分):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些运动又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掌握情况。解答时注意结合材料及所学综合分析归纳。如材料“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个人自主自立的强调,二是对私人生活的尊重,三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揭示了其表现,联系文艺复兴的背景回答物质基础。 (2)本题主要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首先要分析材料,再结合所学归纳总结。材料“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体现了其观点“因信称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的背景及概况的掌握情况。从根本上来看,启蒙运动的原因在于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结合表格中的提示及所学知识,可知主张“三权分立”的是孟德斯鸠;而伏尔泰的核心思想是“天赋人权”。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学生要明白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然后结合西方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背景分析物质与一时之间的辩证关系。回答时要注意简练,只要能说明问题即可,不易展开。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内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3分)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湖北等省份在地方行政体制上陆续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历史上对的管理经历了由皇帝直辖到归属地方管理的演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共和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窃谓省者,古来宫禁之别名,宰相常议事其中,故后来宰相治事之地谓之省。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此何义也?……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般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然则有省何益,无省何害?                                                ——程钜夫《论行省》

材料三   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表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县、道

 

郡、王国

县、道、邑、侯国

魏晋南北朝

郡、王国

县、侯国

隋、唐前期

 

府、州(郡)

唐后期五代

道(方镇)

府、州

府、节度州

府、州、军、监

县、军、监

布政使司(省)

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直隶厅

县、州、厅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四   通过纵观历代地方政权层级变化的过程,地方政府层级的结构,其创设和变迁,首先要服

从于政治目的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古人曾用内外轻重之说来进行分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偏重的时候,就被称为外重内轻,反之则为内重外轻……通过对历代地方政权层级变迁的研究,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区划调整和政府机构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以史为镜的意义。

——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大革命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改革是什么?并指出这次改革对中国政治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概括程钜夫对行省制度所持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观点加以反驳。(3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从秦朝到清朝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层级变化的特点。(2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地方行政区划调整的目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看法。(4分)

 

查看答案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下列符合上述创作精神的时代背景是

A.工业革命的扩展造成了两大阶级的严重对立    

B.两次世界大战给西方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危机

C.法国大革命后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动荡之中    

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查看答案

有人说人类有史以来经历了两次革命,第一次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问世增加了人类的臂力,第二次是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伸展了人类的脑力,使人类拥有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下列有关这两次科技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学与技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为一体  ②电子计算机能够取代人脑 

③动力时代和信息时代缩短了世界的距离④都推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美国阿肯色州在1981年通过一个法案,公立学校可以用教进化论同样的时间教神创论。据一期《科学》杂志调查显示,支持和反对人类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的美国人大概各占40%——否定进化论的比例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以上现象说明了

A.神创论在美国仍居于统治地位

B.进化论已完全战胜神学创世论

C.科学的普及任重道远

D.宗教与科学在人类起源问题上已无分歧

 

查看答案

放弃自己的私事,多年来蒙受抛弃家人的耻辱,自己忙于用所有时间为你们做事,像一个父亲或长兄那样来看望你们每个人。敦促你们对美德进行思考。材料中赞美的古希腊哲学家曾提出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人是城邦的动物    D.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