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D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地位虽有提高,但是并不是正式统率六部,C项错误。A项是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B项错误。内阁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职能基本未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查看答案

明制,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明宣宗这一作法当时最可能是 

A.提高官员素质                B.牵制内阁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完善办事程序

 

查看答案

“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值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这表明军机处

A.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B.侵夺了南书房的权力

C.军机大臣掌握实权             D.其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某朝皇帝诏书中写道:“不期任非其人,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因是发露,人各伏诛。特诏天下罢中书,广都府,升六部……”该皇帝为(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里的“本业”,指男耕女织;“末利”,指商业和手工业;“复其身”,就是免除其本身的徭役;“收孥”就是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明武宗下令“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轻则黥窜化外”。又规定“非占商籍不许坐市廛”,要……承担名目繁复的商税、摊派。明代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清初海禁更严。清前期自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开放四口通商,其后只许广州一口通商。

——岳麓版教材:《经济成长历程》

(1)以上两则材料体现的经济思想在战国时期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上述思想实施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