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某朝皇帝诏书中写道:“不期任非其人,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

中国古代某朝皇帝诏书中写道:“不期任非其人,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因是发露,人各伏诛。特诏天下罢中书,广都府,升六部……”该皇帝为(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D 【解析】“特诏天下罢中书,广都府,升六部”,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故D项正确;秦始皇设立宰相制度,唐太宗、宋太祖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宰相制度仍然存在,故A、B、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里的“本业”,指男耕女织;“末利”,指商业和手工业;“复其身”,就是免除其本身的徭役;“收孥”就是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明武宗下令“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轻则黥窜化外”。又规定“非占商籍不许坐市廛”,要……承担名目繁复的商税、摊派。明代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清初海禁更严。清前期自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开放四口通商,其后只许广州一口通商。

——岳麓版教材:《经济成长历程》

(1)以上两则材料体现的经济思想在战国时期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上述思想实施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A.工商皆本   B.海禁和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断绝中西贸易

 

查看答案

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

B.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

C.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

D.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

 

查看答案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说:“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他所说的“大错”最有可能是指“海禁”政策的实施(  )

A.没有能够起到阻挡外来侵略的目的

B.加快了封建制度衰落的步伐

C.是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的根源所在

D.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司马迁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应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由此可见他主张(  )

A.商业发展应顺其自然          B.工商皆本

C.应取消商业竞争            D.政府应对商业进行引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