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

A.革命比建立政权更重要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B 【解析】材料中徐中约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国家并未出现和平与秩序,北洋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所以建立新的制度,以维护国家稳定甚为重要。A项说法完全错误;C、D两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后社会有较大进步,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也取得了较大成就。本题选B项,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有人认为“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最终陷于失败”。下列各项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它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

B.它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它涉及天京变乱

D.它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查看答案

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变乱  D.提出《资政新篇》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向西方学习’必须适应和结合实际才有作用洪秀全在中国近代史上开创了这样的范例。”洪秀全所开创的“范例”应该是指

(  )

A.发展资本主义与反封建相结合

B.社会改革与平均主义相结合

C.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

D.军事斗争与政权建设相结合

 

查看答案

“……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变……”曾国藩的上述檄文针对的是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材料一 秦律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规定“盗徙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劓(割鼻)、城旦舂(男子戍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在《田律》《徭律》《仓律》《工律》《金布律》《关市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官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林剑鸣《秦史稿》

材料三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

材料四 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而奸邪并生,赭衣(指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归纳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职能。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秦律的特点、实质及在历史上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