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文明发展历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文明发展历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野蛮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 …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中华民族则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

满分5 manfen5.com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文化接力“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赞成、反对材料中的观点或另有观点均可;史论结合,运用材料中和你所熟知的史实进行评析。)

 

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2分) (1)观点:4分 提炼出观点:2分;赞成、反对、片面、错误等类似明确的观点字眼:2分。 (2)史实:4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史实 ) 赞成:西方文明经历了克里特创造的米诺斯文明的兴起衰落;古希腊人在米诺斯文明的基础上创造的迈锡尼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兴起衰落;在希腊文明的基础上罗马人创造的罗马文明兴起;在罗马文明的基础上,中世纪基督教文明;在古代文明和中世纪文明的基础上日耳曼人开创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2分)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经历过西方文明的阶段性毁灭和新生式的大起大落。商周文化、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汉代的独尊儒学、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民族——汉族,主体文化——儒家文化一直保持着连续性和扩展性;中华文明的主体一直都是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明,扩展着中华文明的容量。(2分) 反对:史实侧重点在于中西方文明都是波浪式前进的,不断在衰落和再次创造中走向辉煌的。西方历史上并不存在今天所说的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当时看来都是欧洲人;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民族在今天看来都是中华民族,二者在这一点上是相似的。商朝晚期的神权和巫鬼色彩文化走向了衰落;周人在商朝基础上创造出了敬天保民的人文色彩文化后,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了衰落;汉族人在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清朝满族人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满汉文化相融合,把中华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片面:史实侧重点在西方文化也有主体民族——欧洲人,西方文明也有容量的扩展性;中华文明也有波浪性和衰落、兴起的周期。 (3)论证:4分 ]12;能够揭示本质和上升到理论、规律层面:2分 赞成: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不同民族主体不断传承创新的结果;中华文明传承的主体一直都是华夏族。 反对:把大民族和小民族的概念相混淆;把历史上的民族和现代的民族相混淆。历史上的欧洲各民族原来都是欧洲人,但是在近代民族国家的成长中强化了小民族的概念,才出现了古代希腊人、日耳曼人的概念;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各个小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所以就让人感觉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是连续的、扩展容量的。 ]13;行文:2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2分;结构、逻辑性较强1分;其余0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考点:史学理论·文明史观(文化接力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现在中国的每一级行政区的地名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州郡有时而更,山川千古不易”,行政区划随时代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材料一  中国行政区划的产生,经历了由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到战国时期,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划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历史时期第一级行政区划存在于一个由虚入实的规律,历代的第一级政区开始都只是虚设的监察机构,后来演变成行政区划,而且历史上主要行政区划的改变,都发生在再次政权交替的混乱时期。历代行政区划主要是第一级政区的变化很大,而作为次级政区的财力和军力则变化不大。

材料三  一般来说,元代以前中国一级行政区划大都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正如《汉书。王莽传》所言:“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地方行政区划的最大职能是经济上的职能—组织生产和生疏赋税。政区独立的自然属性瑟经济文化趋势较强,帮往往中央与地方一级政区的矛盾很大,产生割据局面的时期较多,东汉州牧格局、三国鼎立、藩镇割据、五代割据大都据自然之险而独霸一方。

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如江西省跨越南岭,深入今广东境内;湖广行省,将洞庭湖横豆其间,而又跨越南岭,直到今广西。这种划分政区的方法难以形成独立的经济体,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形成与中央对立的区域文化认同。

——以上三则材料摘编自兰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行政区划由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的历史背景。(4分)并回答“分土而治”和“分民而治”分别具体指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一级行政区划演变呈现的特点。(4分)并运用从秦到明清的史实加以说明。(6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元代前后划分一级行政区的主要原则有哪些不同?(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各自的优点。(6分)

 

查看答案

下列人物的言论,体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是

A.德拉克洛瓦:“绘画应该成为视觉的盛宴。”

B.库尔贝:“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

C.贝多芬:“我必须创作,因为我的心头常常感到重压,我必须表达它们。”

D.华兹华斯:“春意盎然的丛林刺激人的心智,让他更具人文情怀,更能区别道德的善恶。”

 

查看答案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 “(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B.欧洲一体化有利于美国对其加强控制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D.“冷战”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查看答案

美韩军演引起了朝鲜的强烈反应,为了加强对朝鲜的军事威胁,奥巴马准备派可携带核弹头的B-52战略轰炸机入韩参加军演。朝方强硬表态:只要B-52出现在半岛上空,朝鲜将立即反击,半岛局势空前紧张。2013年3月,奥巴马召集主要内阁成员就是否派B-52入韩军演一事商议,假如内阁成员多数反对,你认为结果会是

A.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奥巴马被迫放弃这一决定

B.奥巴马设法说服内阁成员同意自己的提议

C.奥巴马有权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决定

D.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提交国会讨论通过

 

查看答案

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说:“改革就意味着坚决果断地破除已形成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这主要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将以政治改革为突破口      B.试图利用市场调节经济

C.将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宏观决策出现重大失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