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02年,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表示:“...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02年,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表示:“今日望归政,望复辟,夫何可得?即得矣,满朝皆仇敌,百事腐败之矣,虽召吾党归周之,而亦识不能得其志也,先生惧破坏,弟子亦未始不惧,然以为终不可免。”“专制者,以能制之主体的利益为标准,调之野蛮专利;以所专制之客体利益为标准,谓之开明专制。”“夫开明专制,非不美之名词也,以发达人民为目的”“与立宪同一状况,是立宪之所由之阶段”“故开明专制者,实立宪之过渡也,立宪之预备也”“欲救中国必开明专制”。

材料二  (一)若夫数百年卵累于专制政体之人民,即乏自治之习惯,又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其在此等之国,破坏权衡也最易,即破之后而欲人民以自力调和平复之,必不可得之。

(二)而承此大暴动之后以激烈三党争,四分五裂之人民而欲使保持社会势力之平衡必不可得之数也……于是社会阶级之争夺,遂相互迭起,而靡有穷。

(三)而社会棼乱疲弊之已极,非更有强大之主权,则终不能以奠实,故皇权思想之复活。

问题:

(1)根据材料一,谈谈梁启超对开明专制的认识。

(2)根据材料说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原因。

 

(1)认识:①开明专制是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核心;②开明专制是君主立宪的准备阶段; ③开明专制是救亡的必经之路。 (2)转变:由革命转向实行开明专制。原因:①中国人缺乏民主意识,及公共意识不具备革命的社会条件 ②革命导致政党争斗,社会秩序混乱;③革命使得缺乏统一领导核心,引发皇权复辟。 【解析】 试题分析: (1)注意概括材料一信息“夫开明专制,非不美之名词也,以发达人民为目的”“与立宪同一状况,是立宪之所由之阶段”“故开明专制者,实立宪之过渡也,立宪之预备也”“欲救中国必开明专制”。 (2)梁启超明确提出了“今日之中国,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的论断。认为当时的中国,既不具备民主共和的条件,也不具备君主立宪的条件,故只能实行开明专制。他认为当时的中国如果实行革命,其结果“非能得共和而反以得专制”,长期在封建专制之下的的人民,缺乏民主意识,如骤然实行民主共和,国民无法真正接受,必将造成混乱,最终又回复到专制政体之下。再根据材料二信息归纳即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 15分)        

材料一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

——左宗棠《奏稿》

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响。

——李鸿章

材料二    1865年,阿拉古侵占新疆,而当时的清朝又东南警报频告,致使清政府内部发生激烈争论。李鸿章强调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而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清廷权衡利弊,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材料三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批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于1878年,除伊梨外,收复了新疆清军占领乌鲁木齐以后,计划进军南疆,筹办粮草是大事。左宗棠指示部下,“尺打真贼,不扰平民,不愁乏食”,果然,从达坂城潜逃出来的维吾尔族人民,赶来求见清军将领,报告 达城城中敌人的守备情况,并且说:达城是进军南疆的咽喉,在它南边百余里的托克逊周围,盛产水稻,大军如攻克托克逊,粮草不愁,因取得胜利 。

(1)分析李鸿章与左宗棠对新疆危机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2)中国能收复新疆的原因。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或者换句话,只有在西方,哲学家一科学家与匠人才实现联合,互相促进,……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会出现在西方?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不过,若无西欧特有的社会氛围,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地位的提高,使工匠与学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与之相似,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上的进步,技术进步转而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根源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解放前1948年,中国一共有设市城市58个(不包括台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不足全国总人13%;除了少数对外通商口岸,大多数城市还远远称不上现现代城市,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一五计划里,城市作为国家工业化基地,提出了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口号。开始了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短时间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带来城市用地和人口的急剧扩张。城市数量到1957年增加至176个,城镇人口年均增长7%。一类重点建设城市人口的增幅更加迅猛,如太原年均增加31%,兰州19%,鞍山19%,齐齐哈尔20%,北京11%。这一时期的中国城市规划被称为进入了“第一个春天”,规划任务围绕国家重点工业项目选址,配套建设工人住宅区和生活服务设施。

材料二  一五计划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百分之三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这一时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即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不以营利为目的。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社会公益目标优先的定位,是由当时特定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决定的。医疗服务体系的骨干部分是政府部门直接创办的国有机构,末端为隶属于城乡集体经济的集体所有制机构。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同时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与机构和从业人员个人经济利益之间没有联系。

材料三  它(农业集体化)为五年计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它消灭了曾经极大威胁苏维埃政权生存的富人,农民不再是一股独立政治力量,苏维埃权威在农村被牢固树立,这又使苏联政府能强迫农民承担工业化大量费用,国家以征税的形式吸走剩余产品,然后将剩余产品出口,以便为工业化筹措资金,尽管农民一直采取不合作态度,但由于农业集体化制度,政府已能够向农民榨取足够东西,用来供养城市居民,帮助支付新的工业中心的费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三大改造开始时中央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主张逐步推进。但1955年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改造进程过急过猛,80%以上的农民是在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内加入初级社并随即转入了高级社,这显然超越了农民当时的觉悟水平,也违背了自愿的原则。后来对农民的土地等生产资料作价偿还也没有认真执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农业集体化的影响。(10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一五计划在哪些方面改善了民生。(9分)

 

查看答案

针对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频频阻挠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2012年10月1日,三一集团就奥巴马和CFIUS对罗尔斯公司的选择性执法提出诉讼,这主要说明(   )

A、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B、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C、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D、我国企业利用规则意识增强

 

查看答案

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这表明(  )

A、临时政府深得民心             B、二月革命尚未成功

C、《四月提纲》脱离实际          D、革命阵营存在分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