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1: 材料2: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

材料1: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2: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请回答:

1.柏林墙从修建到拆除反映了国际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德国是怎样实现统一的?

2.根据材料2分析东欧剧变的本质。

 

1.两极格局由确立到瓦解的趋势。1990年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方式,实现了统一。 2.本质: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以柏林墙的修建和拆除为背景设计题目,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能力的基本要求。回答本题注意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两张图片主要起辅助作用,联系教材可知,“柏林墙”的修建反映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而其拆除及两德统一反映了冷战政策的结束,总的反映了两极格局的变化趋势。 考点:两极格局的结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的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的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

——引自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报》

请回答:

1.文中的“卫星国”、“傀儡国”指的是什么?

2.“统治者”、“傀儡国”的说法是基于什么提出的?如何认识这种说法?

3.美国的做法产生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几次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长期以来的国际矛盾造成

B.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

C.在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中进行

D.是广大爱好和平的人们推动的结果

 

查看答案

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

D.“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

 

查看答案

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对苏联战略手段变化是

A.继续战略防御                         B.进一步妥协退让

C.采取强硬态度                          D.退出一些冲突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