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几次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长期以来的国际矛盾造成 B.没有...

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几次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长期以来的国际矛盾造成

B.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

C.在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中进行

D.是广大爱好和平的人们推动的结果

 

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学生把两极格局同前几次国际关系格局进行比较,联系教材可知,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这些社会主义国家虽然经过了剧变和解体,但总的来说没有经过超出国界规模的战争,而之前一战结束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经过二战被打破的,一战前的欧洲大陆均势基础上形成的维也纳体系也是经过一战被打破的,A、D两项是相同点,C项也不符合史实,联合国成立之初被美苏两大国操纵,所以答案为B。 考点:两极格局的结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

D.“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

 

查看答案

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对苏联战略手段变化是

A.继续战略防御                         B.进一步妥协退让

C.采取强硬态度                          D.退出一些冲突地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斯大林曾经表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住会使同盟国分裂。”

材料2:美国政府攻击共产主义,认为它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材料3: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材料4:战后初期苏联努力构建周边安全带,在东欧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同时竭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共同敌人”指的是什么?

2.材料2反映了美、苏关系的什么特点?

3.材料3、4反映了美、苏的什么矛盾?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45年2月,莫洛托夫向哈里曼递交一份“斯大林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经罗斯福和斯大林修改后,即成为邀请丘吉尔共同签字的协定文本。其条件为:对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材料2:苏联本身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其以武力协助中国达成在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国际条约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2,美国要求苏联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有没有达到?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二战后期美苏等国的外交活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