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

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直接因素是( )

A.经济危机                             B.政府强制推行《工业复兴法》

C.政治危机                             D.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策

 

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大背景是经济危机,但题干问题中的限制条件是“直接因素”,经济危机是从金融业开始,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实施加强对经济干预,整顿金融业,D项与题意相符。A项是根本原因;BC项与材料关系不大。 考点:罗斯福新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  

①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②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 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经济体制  ④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美国]史密斯作品《俄国人》中有三段描述:“‘这里是工人的乐园,是世界上工人们混日子的最好地方,一个俄国青年……向我说:“‘他们不能把我们解雇’”、“即使在苏联本国生产的(某些)商品供应比较充裕时,俄国人也宁愿多出些钱购买进口货。”、“尽管排队是那样辛苦受罪,但是,一个俄国妇女一看到有人在那里站队,她的本能反应就是立即排了进去,甚至她不知道到底在卖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苏联是工人的乐园,工人生产积极性极高 ②苏联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 

③苏联的生活消费品缺乏                 ④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马克思认为:“在经济学上是错误的东西,在世界历史上却可以是正确的。”甘地的经济思想复杂而独特,又充满矛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怎么能责怪曼彻斯特呢?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当我觉察到孟加拉人的勇敢时,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在该管辖区内,没有纺织厂。因此,他们能够恢复原始的手工纺织业。

——甘地《印度自治》

材料二 自治是一座伟大的机构,……但中心始终是纺纱车,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它旋转。

——止默《甘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认为印度贫困的根源是什么?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和斗争形式?(6分)

(2)据材料二,甘地认为印度自治的中心是什么?(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的观点。(7分)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大清帝国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久尊戴。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诸君主,而大巨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实施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2分)

(2)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3分)

(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6分)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98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比,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内容。(4分)并指出其局限性。(3分)

(3)材料三中梁启超发出“惭愧无比”的感叹,与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较,请分析造成中日差距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