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菜斯顿对美国1787年宪...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菜斯顿对美国1787年宪法赞赏有加,说“这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材料二  美国特拉华州的代表马丁·路德在制宪会议上评论道:“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 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恩格斯则认为:“可以表明这种人权的特殊资产阶级性质的典型表现是美国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评材料中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威廉·格莱斯顿对美国1787年宪法赞赏有加,基本持肯定态度;马丁·路德基本持否定态度;恩格斯对其既有肯定又有否定。我同意恩格斯的观点,认为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既要看到其进步性,又要看到其存在的局限性。(2分) 进步性: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它是西欧的启蒙思想与美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分权与制衡”原则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地方与中央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局限性:它没有完全反映维护群众权益的《独立宣言》的内容;它承认黑人奴隶制,留下了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的选举权被剥夺。 综上所述,恩格斯的观点较为全面、辩证,既看到美国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又看到其局限性。 (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对1787年宪法进行评价,要针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价,要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1787年宪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列传》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四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他对君权的论证体现出什么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论证对儒学地位的影响。(2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4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和明太祖两位君主的相应解决措施。(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顾炎武思想的产生原因。(4分)

(4)有人说:顾炎武与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请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一说明理由。(5分)

 

查看答案

法国批评家加米尔·莫克奈在评价某画派时说:“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们现在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种外观速写化跟轻率从事风马牛不相及,而是伟大艺术智慧的结晶。”加米尔·莫克奈所评价的这个画派最有可能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新古典主义

 

查看答案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

C.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

 

查看答案

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B.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查看答案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C.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