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列传》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四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他对君权的论证体现出什么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论证对儒学地位的影响。(2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4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和明太祖两位君主的相应解决措施。(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顾炎武思想的产生原因。(4分)

(4)有人说:顾炎武与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请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一说明理由。(5分)

 

(1)观点:君权神授。(2分)特点:君权与神权(天命)相结合。(2分) 影响:成为封建正统(统治)思想。(2分) (2)矛盾:中央与地方(2分);皇权与相权(2分)。 措施: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2分);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属皇帝(2分)。 (3)君主专制强化,社会矛盾尖锐(2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分) (4)继承:承认君主的权力。(2分) 发展: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分权和“众治”。(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据题干可得出“君权神授”,儒学自此符合封建统治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一主父偃以提出“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而闻名,判断出材料一谈论的主题是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根据材料二,明太祖谈论丞相制度,可分析出是处理君权与相权。“解决措施”可根据基础知识作答。(3)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结合顾炎武的时代背景:明末清初作答。(4)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提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而权乃归之于天子”可判断出顾炎武承认君主的权力,但作为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思想家,顾炎武又反对君主专制,“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法国批评家加米尔·莫克奈在评价某画派时说:“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们现在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种外观速写化跟轻率从事风马牛不相及,而是伟大艺术智慧的结晶。”加米尔·莫克奈所评价的这个画派最有可能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新古典主义

 

查看答案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

C.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

 

查看答案

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B.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查看答案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C.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查看答案

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