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该现象

A.发生在抗战前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说明当时中国社会通货膨胀现象非常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处境艰难。故选C。A项错误,材料信息应该是在解放战争时期;B项错误,国民党的内战是主要的原因;D项明显错误。 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         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

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

 

查看答案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唐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信息的是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查看答案

某位学者对中国古代农业提出这样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牛耕和铁农具使用   ②土地私有制确立         ③县制出现      ④重农抑商政策提出         ⑤商业中心出现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蓝色海洋---国家角逐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材料三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1)根据材料一图所示的事件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2分)

(2) 根据材料二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 1分)

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试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3分)

(4) 根据材料三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