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产生的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或评价

《共同纲领》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A.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①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目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共同纲领》全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背景下,召开会议讨论建国问题。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全国人民的代表大会成为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982年宪法 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选C。根据上面的分析ABD均错误 考点:新中国的法治建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

 

查看答案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学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倾向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查看答案

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 月 日。”可见举办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

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

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

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

D.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查看答案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