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7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6分),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4分)

 

(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2分) 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分) (2)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2分) 孙中山:国家权利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2分) 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3分) (3)关系: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2分) 有本质差异, 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2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2分) 必然性:列强不断侵华使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有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迁移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即可归纳,难点在于什么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内涵,什么是其理想政治。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区分。根据所学知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主要是讲君民关系,而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就是其理想政治。答题时需要注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全面地归纳。第(2)问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归纳二人思想的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代表,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人,二人思想的相同点也就容易回答了。第(3)问第一小问需要更多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并要注意审题,两种思想的关系既包括联系,又包括区别;第二小问只需要回答清楚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的背景即可。 考点:古代民本和近代民主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查看答案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改革被称之为“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30多年的实践,我们获得了三大马克思主义新觉醒。中国共产党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和创造,归根到底,都是同这三大新觉醒分不开的。这里的“新觉醒”是指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思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2009年8月20日腾讯新闻频道发起“网友票选建国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的活动,在60件大事中投票结果如下(局部),从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新中国外交成就得到网友们普遍关注

B.网友们肯定“两弹一星”对反美反苏的作用

C.网友们对科技、历史文化都饶有兴趣

D.对开国元勋、拨乱反正网友们印象深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