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历史事件是(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解析】 试题分析:提取材料关键信息:“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击败了美国”等,可以判断是在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上,中国排除了美国的干扰,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在1955年。C在2001年,均不和题意。B项说的是发展中国家,并未特指中国。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改善建设环境、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包括(       )

①促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以“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亚非会议顺利进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

材料二 (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制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面确立起来的。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四 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

──哈蒙德《希腊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阐述了民主制的什么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积极作用。10分

(3)依据材料二,苏格拉底对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4分

(4)材料四反映了雅典民主制还存在什么局限性。2分

 

查看答案

读图一至图四,然后回答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一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二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三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四 军机处内景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6分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6分

(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秦”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

(2)材料二所含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4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