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秦”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

(2)材料二所含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4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4分

 

(1)说明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体现,并带有君权神授的色彩。4分 (2)皇权至上,皇帝独裁。4分 (3)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三可以看出:皇帝的称谓源自传说中“三皇五帝”;皇帝的用品都有特殊的称谓,如“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印称玺”,这些都体现了皇帝地位的独尊。 (2)“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说明国家事务无论大小都由皇帝裁决。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皇帝制度的特征;本质注意从社会形态和阶级属性的角度作答。 考点:皇帝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文献中最早关于罗马法的记载,是清朝政府派5大臣出洋考察西洋法制的报告,载泽等人于1906年5月9日在《奏在法考察大概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从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开始到现在,罗马法都被作为一门大学课程开设。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说

①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②罗马法是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③在今天罗马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④罗马法对清末法制改革意义重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 )

A.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B.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C.雅典是当时地中海霸主                  D.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

 

查看答案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   )

A.妇女地位低下,无权参与政治

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C.男人保家卫国,确保了城邦的安全

D.男性公民分享城邦的权利,承担社会义务

 

查看答案

《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

 

查看答案

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

A.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

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

C.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

D.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