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说过,一个...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心的改变。”

——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文汇报》2009.12.26第六版

问题:

(1)福泽谕吉所说“人心的改变”的含义是什么?

 

(2)你认为,近代以来对世界“人心的改变”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说明理由。

 

 

(3)你赞成福泽谕吉的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1.指思想观念的变化(其它言之成理的观点也可)。 2.新航路开辟,印证了地圆学说,打破了人们天圆地方的观念;文艺复兴或宗教改革,猛烈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启蒙思想,促成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明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其它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也可,如对黄金的崇拜,进化论观点等) 3.赞成:如近代西欧国家的兴起,几乎无不是以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7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为先导的。至文艺复兴以来,英国一直以创新性文化思想和科技观念走在世界前列。英国革命的成功,率先确立了“议会至上”和君主立宪制度,使英国进入了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站在了世界现代化的最前沿,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型。(列举其它国家也可,但必须涉及三层含义)。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华盛顿(1933年)6月16日讯——史无前例地在和平时期对国家的经济生活采取控制做法的罗斯福总统今天开始将其从萧条中复兴的计划付诸实施。……在两个小时之内,他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33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

材料二

华盛顿8月19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

——以上资料来源:《纽约时报10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

材料三

在罗斯福纪念馆里还存留着罗斯福当年演讲时的一句话:“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

——选自《大国崛起·美国》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罗斯福总统的“复兴的计划”是“史无前例”的?其目的何在?

 

(2)根据材料二,罗斯福在推行复兴计划中遇到的阻力之一来自谁?在记者眼中,罗斯福将采取何种措施?

 

(3)罗斯福执政时是怎样保障“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霍布斯邦在《革命的年代:1789——1848》写道,从一七八九到一八四八,发生在英法两个国家里的孪生大变革——双元革命。我们不应该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问题:

(1)霍布斯邦所说的“双元革命”分别是指什么?

 

(2)你认为作者将发生在1789-1848年英法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视为一场孪生“双元革命”的依据有哪些?

 

 

(3)作者把 “双元革命”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其寓意是什么?

 

 

(4)概述“双元革命”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变革所产生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封建主义打造了欧洲。11和12世纪,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个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材料二 

10世纪、11世纪、12世纪的后起蛮族,也强烈地为中国文明所吸引。除了自身采纳中国文明,他们还在自己统治的领土上传播了中国文明。

——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

问题:

(1)西欧封建制度出现于何时?

 

 

(2)11、12世纪,在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欧洲,其“青春期”和“活力”主要表现在哪里?

(3)材料二中所说 “蛮族”主要指哪些民族?他们是怎样在自己统治的领土上传播中国文明的?试举一例说明。

 

 

(4)结合所学知识,请概述11、12世纪中国、西欧历史发展呈现出哪些显著的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晋·《三国志》

材料二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吴国·《曹瞒传》

材料三

在宋代之前,曹操在人们的心中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宋代以后,曹操的形象却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曹操成了阴险狡诈的权术家、大奸臣。

——《文汇报》2009年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问题:

(1)曹操主要生活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曹操的态度有何不同?你怎样看待这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请说明

理由。(6分)

 

 

 

(3)宋代以后导致曹操形象却出现颠覆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右表是1991年12月12日12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聚会在荷兰小城并签订了一项新的条约。条约中“欧洲各国人 民之间建立日益紧密的联盟”是指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欧洲煤钢共同体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