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15分)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8分)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4分)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3分)

 

 

(1)政治革命。(2分)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6分) (2)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2分) 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2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新文化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

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三  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1)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中,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3)以英、美、德为例,分别指出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6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李世民认为:“……以天下之广,四 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 至累年,乘谬既多,不亡何待?”

                                                  ——引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二  朱元璋认为:“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引自《皇明祖训》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李世民和朱元璋关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各自的目的。(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共同影响。(6分)

 

 

查看答案

山东莱东县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莱东→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濉溪口等地,包括了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有关城镇和村庄的地名。从以上路线可知,他参加了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报刊上的文章有人用了下列标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的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查看答案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