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查看答案

观察图片,能从图片中得出的信息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皇权至高无上        ②丞相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③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④太尉实际掌管军事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2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1分)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1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2分)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1分)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