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2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1分)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1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2分)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1分)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1)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2分)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2分) (3)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1分)。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1分)要结合具体国情,发展经济的模式必须因时而变。(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即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3分

中国是其中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1分)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

势?(1分)

 

(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

二中的哪句话能表明这一宗旨?(1分)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1分)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分)这一趋势(进程)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1分)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

(1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他(上面图2)善于利用状元身份为自己的企业谋求专利,经营得法,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除纱厂外,他还建立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教育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材料三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国历史进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37年中国历史进入抗日战争时期。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历史进入解放战争时期。

 

回答:

(1)图中A、D两点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各标志着什么?(2分)决定D点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影响C点的最为有利的客观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右下图是哪一历史人物?(1分)根据材料二,分析他创办的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原因。(2分)

 

(3)概括材料三各个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3分)

 

 

查看答案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正确与错误分别用“A”和“B”表示)

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城市。经济中心南移后,长江流域的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繁华的大都会,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

3.民国成立后,资产阶级首次提出“废止缠足”并主张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4.1922年,苏俄农民瓦西里在交纳了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不远处的集市上出售,当地官员没收了他的余粮,并处以巨额罚款。 

5.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查看答案

右图是自信的比尔·盖茨。他创建和领导的微软公司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是全球信息产业的领导者,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50,000人。微软现象表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

②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的协作程度不断提高

③发达国家进行了新一轮的资本扩张

④实现了市场开放和非歧视性公平贸易的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国际贷款和技术援助的国际组织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