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哪件事之后 A.八国之乱 B.七国之乱 C.安史之...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哪件事之后                                            

A.八国之乱       B.七国之乱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变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两汉时期,塞北(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在当时四大经济区中,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是

 A.山西、江南    B.山东、江南    C.龙门碣石以北、江南    D.山东、山西

 

查看答案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国家授田      D.土地私有

 

查看答案

封建社会初期,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 贵族土地私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查看答案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查看答案

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民国成立这十年来,政治现象诚然令人呕气,但我以为不必失望。从甲午、戊戌到辛亥,多少仁人志士,实在是闹得疲筋力倦,中间自然会发生一时的惰力。但我想这时代也过去了,………从新觉悟,从新奋斗,后方的战斗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加厚。在这种形势之下,当然有一番新气象出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盛会。蒸汽机、电灯、电视、汽车、飞机、航天器……这些重大发明正是通过世博会传遍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以抚摸方式参观了l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她在书中写道,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要把最宝贵的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对整个世界做匆匆一瞥,看人类进步的艰难曲折,看历代兴衰和沧桑之变。           ——温家宝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请回答:(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当时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之处?(4分)

(2)据材料二说明“后方战斗力一天比一天加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时的思想政治领域中“一番新气象”的具体表现。(4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世博会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产生了怎样的促进作用?(3分)

(4)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促进“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的主要因素。(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