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山东省素有“齐鲁大地”之称,这种称呼主要来源于 A.甲骨文记载 B.古代地名 C...

山东省素有“齐鲁大地”之称,这种称呼主要来源于

A.甲骨文记载     B.古代地名     C.西周分封     D.郡县制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传统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节,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如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   

——摘自梁启超《年谱长编》

材料二: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瑚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材料一中的“病’’与“药”分别指什么?(4分)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核心思想。(2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施及意义。(6分)

 

查看答案

古代很早就开始了(环境保护方面的)“作制”。《周礼》提到的有“泽虞”、“川师”等管理自然资源的职官;人们很早就设定了相关的礼仪制度来保护生物资源。战国后,人们还进一步制定法律来确保生物资源受保护。……有效地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为生存服务,适时的生产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认为只有顺天时,才能和天(自然)协调。而和自然协调好了才能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效益。

——罗桂环《中国古代环保意识》

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重要措施?(3分)并分析古人朴素环保意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分)

 

查看答案

(25分)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8分)

 

材料二:民国成立这十年来,政治现象诚然令人呕气,但我以为不必失望。从甲午、戊戌到辛亥,多少仁人志士,实在是闹得疲筋力倦,中间自然会发生一时的惰力。但我想这时代也过去了,………从新觉悟,从新奋斗,后方的战斗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加厚。在这种形势之下,当然有一番新气象出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2.“后方战斗力一天比一天加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时的思想政治领域中“一番新气象”的具体表现。(7分)

 

 

材料三: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盛会。蒸汽机、电灯、电视、汽车、飞机、航天器……这些重大发明正是通过世博会传遍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以抚摸方式参观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她在书中写道,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要把最宝贵的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对整个世界做匆匆一瞥,看人类进步的艰难曲折,看历代兴衰和沧桑之变。

——温家宝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3.据材料指出,世博会给世界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海伦·凯勒的理想对你有何启示?(6分)   

 

4.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请说明当今社会有哪些有利于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